通城县残联:撑起残疾人就业创业致富伞
搭上就业“致富快车”
手指翻飞,一秒钟就连接两个电子元件。在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——湖北通城瀛通电子有限公司,刘春东熟练忙碌着。如果不是身后靠在墙上的一副拐杖和飘荡的右裤腿,他和普通人完全没有两样。
就业一人,致富一家。通城县扶持先扶志,让残疾人先从心理上健全起来,自强自立。
该县针对残疾人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的实际,结合《残疾人就业创业条例》,制定出台了《通城县分散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》,采取挂横幅、写标语、组织开展分享残疾人自强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,营造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氛围。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,组织了6期共283名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,组织38名残疾人参加电商培训班。大坪乡南山村二组胡桥,4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,导致双腿萎缩,只能依靠拐杖行走。通过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学习电器维修,一家人过上幸福生活。
通过宣传和自身素质的提高,残疾人就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,按比例分散就业、集中就业和自主就业创业、辅助性就业等多种就业氛围越来越浓。全县实现残疾人就业创业2548人,同时,为30家盲人按摩店提供资金扶持,实现37名视力残疾人就业;认真落实“十百千万”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计划,为多名残疾人提供“双百工程”项目资金扶持,为16名残疾人提供“技术能手”资金扶持;为4名残疾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。
办证服务“零距离”
“以前去残联办事,要坐车到城里,现在可好了,残联干部亲自上门办理业务,真是太周到了!”5月15日,通城县北港镇界上村一位67岁的残疾老人动情地说。
在现场专家们为参加鉴定的残疾人仔细检查,询问病情,对照鉴定标准认真评定。对经过检查,结合过往病史,不符合残疾标准的人耐心讲解、详细说明,在鉴定的过程中主动了解每位残疾人的病史和治疗过程,提出诊疗建议和日常调理方法。
据了解,通城县残联以开展下乡办证、上门办证和“送政策、送服务、送温暖”为载体,深入11个乡镇为贫困残疾人办理证件。工作人员放弃双休,每天早上乘坐脱贫扶残服务车到乡镇集中点按程序面对面、零距离服务残疾人,评残专家组对符合残疾标准的当场鉴定,达不到办理残疾人证级别标准的发送告知书。对部分家庭经济特困和无生活自理能力的重度残疾人,流动服务车开到家门口,床前一条龙服务办理,了却了他们的心愿,还让残疾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。下午,工作人员返回评残组签字盖章,县残联网上办证人员加班录入、审核、打印、邮寄给残疾人,让他们享受惠残政策的温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