弘扬助残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——我市第35个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侧记
5月18日,围绕第35个全国助残日“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,凝聚团结奋进力量”主题,我市残联部门携手多方力量,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、温暖人心的助残活动,让残疾人群体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怀与温暖。
活动首日,市残联与咸宁阳光助困协会联合开展的关爱残疾人活动现场。免费理发区里,理发师们耐心细致地为每一位残疾人修剪头发,让残疾人朋友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;心理健康讲座室内,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,为残疾人打开心灵之窗,引导他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。
“看到大家脸上的笑容,我们前期筹备的辛苦都值得了。”市残联活动负责人小王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说道,联合社会公益组织是希望整合更多资源,为残疾人提供更全面的服务。
系列活动中,各县(市、区)残联也纷纷结合当地实际,开展特色助残活动。在通山县,“一人一策”个性化服务为80余名听障人士送去助听器;组织企业走访活动,搭建起企业与残疾人就业群体精准对接的桥梁,为残疾人拓宽就业渠道。
赤壁市残联开展的“公益电影走进特殊群体”活动,40余名残疾人职工沉浸在励志影片的情节中,影片里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他们在生活中勇敢前行。咸安区残联则为残疾人提供健康检查、疾病咨询、假肢安装咨询等服务,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关于残疾人补贴、就业扶持等政策问题,让残疾人对自身权益和福利有更清晰的了解。
崇阳县残联通过义诊服务、志愿帮扶、精康融合、走访慰问等多元化形式,全方位扶残助残;成立“残疾人工匠服务队”,组织具备理发、修鞋、水电维修等技能的残疾人志愿者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。在嘉鱼县的活动现场,气氛热烈而温馨。两家儿童康复机构的学员和老师带来了精彩的表演,团体手势舞《国家》、合唱《我相信》等节目,展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康复学习成果,赢得现场阵阵掌声;做好辅具适配服务,满足残疾人多层次、多样化、个性化的需求。
通城县残联组织专班前往县残疾人康复中心、特殊教育学校和县人民医院开展慰问活动,为303名特殊儿童送去牛奶、面包和体育用品等物资;邀请专业机构开展的假肢免费适配活动,为5名残疾人量身定制假肢,帮助他们重新“站”起来。在各县(市、区)残联的贴心服务下,行动不便的80多岁程婆婆用上了新电动轮椅,终于可以走出家门看世界;听障人士李先生换上了全新的助听器,听风声雨声更清晰了……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,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的同时,展示他们的进步,给予他们精神上的鼓舞,呼吁更多人关注残疾儿童群体。”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,从生活物资的赠送、健康服务的提供,到就业机会的拓展、精神力量的传递,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社会的温暖与爱心,更饱含着残联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。接下来,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,凝聚更多社会力量,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归属感,让助残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。